名称:龙王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太平广记》卷四一八“震泽洞”条引《梁四公记》:“震泽中,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余尺,……旁行,升降五十余里,至一龙宫。……盖东海龙王第七女掌龙王珠藏,小龙千数卫护此珠。”此或为中国龙王之称之初见载籍者。
又唐•李朝威小说《柳毅》所谓“洞庭龙君”,当亦即龙王。
演变至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遂有孙悟空大闹东海,东海龙王敖广被迫献出天河定底神珍(即如意金箍棒);泾河龙王降雨误点失期,“犯了天条”,为魏徵丞相梦中所斩;祭赛国碧波潭万圣龙王盗去佛塔舍利子,为悟空、八戒所擒获等叙写。
《西游记》中所谓龙王,不仅东海有之,西海、南海、北海亦有,进而至于河、潭俱有。
继《西游记》之后,又有明•吴元泰《东游记》叙八仙过海事,其中八仙曾与龙王大战,“火烧东洋”:有关龙王之神话,遂益臻繁富。
夷考其实,龙王盖亦自西来,本佛经幻设。《妙法莲花经》载:龙王有八;《华严经》载:有十大龙王。 《法苑珠林》卷十引《海龙王经》云:“龙王白佛言,我从劫初,正住大海,妻子甚少,今者海龙眷属繁多。”
同书卷十七引《分别功德论》云:“复有十光明龙王,雨大海中,悉过前水;百光明龙王,雨大海中,复悉过前。如是八十亿龙王,各雨大海,輾转过前。”等等,可证。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汉族民间普遍信仰的神灵。旧时认为江、河、湖、海、井、泉均由龙王管辖。雨水是由龙王施布的,潮浪起落是由龙王主管的。农民祈雨,渔民出海、谢洋均需供祀龙王。
这种信仰,以至扩散到某些少数民族之中。群众求雨、多采取“游龙王”、“晒龙王”、“盗龙王”的方式,祈求、贿赂、强迫三种手段并施。崇龙、祈雨来源于自然崇拜,佛教《华严经》、道教《太上洞渊请雨龙王经》均载有诸大龙王,并说遇天旱或遭火灾,诵经召龙王,即可普降大雨云云。民间俗传,四海龙王为天下诸龙王之首,在民间传说和文人著述中多有渲染。
《柳毅传书》、《魏征梦斩泾河龙君》、《龙宫盗宝》、《龙女》以至《哪吒闹海》等关于龙王的故事历传不衰,在民间影响很大。求雨信仰习俗,与此类传说、神魔故事和宗教教义关系密切。这种迷信活动,今天虽已逐渐杜绝,但当作习俗,影响仍然很深。
《中国神怪大辞典》
龙王之称,似起于佛教传人之后。除佛典中本有之龙王外,道教亦仿造各色龙王。
晋时《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一三有“龙王品”,除四海龙王及镇守中央之大水龙王外,又有五方龙王:东方青帝青龙王、南方赤帝赤龙王、西方白帝白龙王、北方黑帝黑龙王、中央黄帝黄龙王。
此外还有日月龙王、星宿龙王、天宫龙王、龙宫龙王、天门龙王、阎罗龙王、地狱龙王;又有天徳龙王、地德龙五、天人龙王、飞人龙工、莲花龙王、花林龙王、五岳龙王、山川龙王。又有杀鬼、吞鬼、小吉、大吉、阳气、阴气、镇国、镇宅等诸龙王,而主雨水之云雨、大雨、散水、天雨四龙王仅居其末。是当时龙王之职在于镇守护持,行雨似仅为馀事耳。至于后世,龙王之窟宅遂限于泽国,其职能亦限于行雨。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五云:“天下之龙,各分疆域,亦如人间州县。”江河湖海,以至池沼沟井,俱有龙王,其地位亦随所在而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