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龙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说文》十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据此,则龙盖神物。

古者神人多乘龙。如祝融“乘两龙”,夏后启“乘两龙”,蓐收“乘两龙”,句芒“乘两龙”,《大戴礼•五帝德》“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等。 传说龙复可以驯扰。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昔有扬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故帝舜氏世有畜龙。”

宋•钱希白《南部新书》辛云:“龙之性麄猛而畏蜡,爱玉及空青,而嗜烧燕肉,故食燕肉人不可渡海。”亦为异闻。

《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易》曰:“云从龙。”又曰:“飞龙在天。”龙之类别及情状略尽于斯。

《中国神怪大辞典》

龙做为一种传说性的动物,产生于上古神话时期,但地位并不高,称“应龙”者为黄帝属下,“龙身人首”者为雷泽“雷兽”,而诸大神更以龙为坐骑,驱之乘之。

故至传说时代,有“豢龙”、“扰龙”之夫,龙之为物,直与马同。迄于战国,随着阴阳五行学兴起,龙与五行五运相配合,竟成为天命象征,所谓“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之类是也。

汉高祖刘邦出身平民,遂造作其母“息大泽之陂,交龙于上”的神话。于是纬书群起效之,感生帝总是通过龙与人的交配而传递天命。如神农,《孝经钩命决》云“任已感龙生帝魁”;黄帝,《河图握矩起》云:“大电绕枢星,照郊野,感符宝而生黄帝。”而“其相龙颜”,亦自是龙种;帝尧,《初学记》九引《诗含神雾》云:“庆都与赤龙合婚,生赤帝伊祁尧。”

王充《论衡》有“龙虚篇”,即对龙之神圣化提出挑战。虽然后世各朝帝王始终承续了以“龙子龙孙”自命的传统,但“龙”之一物,尚未成为权势者的禁脔,也就是说,龙本身也有高低贵贱之分,除了为帝王象征者外,神仙仍不妨乘为坐骑,术士仍不妨驱其行雨,而民间传说中亦有逆龙乖龙,以至“龙生九子”之说。

龙之类分,在《淮南子•坠形训》中有飞龙、蛟龙、应龙、先龙、屈龙五种,为毛羽鳞介诸属之祖。《广雅》则由形分,云:有鳞曰蚊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而“鱼龙”、“龙蛇”并举,则龙不过鳞兽之长耳。

《白泽图》所云“鸡有四距重翼者,龙也,杀之震死”,“羊有一角当顶,土龙也,杀之震死”,“赤蛾两头而白翼者龙也,杀之兵死”。可见龙形之多。至于后世,在江河池沼之龙,其形更不尽为龙也,或为鱼,或为蛇,或为蜥蜴。

五代南唐•尉迟惺《中朝故事》卷下记唐懿宗时有豢龙户,擒得龙池中走失二龙,乃鳅鱼两条也。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〇载唐人崔枢于井中汲得一鱼,烹而唤之。忽梦冥官读判曰:“人间小臣,辄食龙子,所有官爵并削除。”后一年卒。

北宋|钱易《南部新书》丁:长安有龙户,见水色即知有龙。或引出,但如鳅鱼而已。此类故事甚多,如北宋•刘斧《青琐高议》后集卷一“大姆记”、“陷池”,卷三“异鱼记”诸条,故俗有不杀巨鱼之说。

至宋时,河神为龙,而化形为蛇之传说益多。

宋佚名《异闻总录》言太原府二龙常化形为青蛇,人目为大青小青。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〇记彭蠡小龙为小蛇。

南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七记泗州临淮(今安徽泗县)东门小蛇。

北宋•蔡絛《铁围山丛谈》记江湖间小龙灵异,有化为蜥踢,竟为蔡京进呈于徽宗者。龙又有变为鸭者。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三〇:弘治间,江西河中有鸭七头,飞过之地,尽成川泽。是龙所变也。龙又有为牛形者。

清|李庆辰《醉茶志怪》卷一“牛龙”条:山左郭基本贸易于榆关,一夕归,将近村,暴雨欲至,见田陇上卧巨牛四头,其色有青有黄,颌下有长须尺许,如山羊状,识者曰:此龙也。俄而震雷走空,天雨如注。

《北梦琐言》逸文卷四有多条。龙不尽居于江河湖海,或居于潭,或居于池,甚或盐井中亦有龙。其中有云:五代王蜀时夔州(治在今四川奉节)大昌盐井、秭归永济盐井均有龙蟠其中,或白或黄,搅之不动。

又有“乖龙”,因苦于行雨而逃窜,为雷神逐捕,往往逃匿于古木、楹柱之中;或于旷野无处逃匿,则人于牛角或牧童之身,故牛童往往为所累而震死。见“乖龙”条。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三:天龙为贵,海龙次之,江湖之龙又次之,井潭之龙下矣。又云:龙喜睡,百年一觉,甚至积沙其身成村落,觉即脱神弃身而去,不伤于物。神龙行雨以利物,毒龙为恶风以害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