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板桥三娘子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太平广记》卷二八六“板桥三娘子”条引《河东记》略云:唐汴州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寡居,以鬻餐为业,家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东都,过是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夜深致酒,与诸客会饮极欢。客醉倦,各就寝。人皆熟睡,独季和展转不寐。

隔壁闻三娘子悉窣声,隙中窥之,见三娘于巾箱中取耒耜并木偶人,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遂耕床前一席地。又于巾箱中取荞麦子,授与小人种之,须臾生花发麦熟,令小人收刈持践。又安置小磨子,硙成面讫,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倾鸡鸣,三娘子先起,置新烧饼于食床上,与诸客点心。季和潜于户外窥之。乃见诸客食烧饼未尽,皆变成驴。

三娘子尽驱入店后,尽没其货财。季和亦不告于人。后月余,季和至东都回,将至板桥店,预作荞麦烧饼,大小如前所见。既至,复寓宿焉。其夕,更无他客,主人供待甚厚。天明,三娘子具盘食,果置烧饼数枚于盘,季和乘间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季和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即取己者食之。方食次,三娘子送茶出来,季和曰:“请主人尝客一片烧饼。”乃拣所易者与啖之。

才入口,三娘子据地作驴声,立变为驴,甚壮健。季和即乘之发,周游他处,日行百里。后四年,乘入关,至华岳庙东,路傍忽见一老人,拍手大笑:“板桥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驴谓季和曰:“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请从此放之。”老人乃从驴口鼻边,以两手擘开,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若旧身,向老人拜讫,走去,更不知所之。

清•王士禛《渔洋诗话》卷十三云:“唐人记板桥三娘子事甚怪异,板桥在今中牟县东十五里。白乐天诗:‘梁苑城西三十里,一渠流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李义山亦有《板桥晓别》诗。皆其地。”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传说她本是唐汴州板桥店的老板娘,一人寡居,以卖饭为生。据《太平广记》二八六卷引《河东记》说:唐汴州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寡居,以鬻餐为业,家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东都,过是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夜深致酒,与诸客会饮极欢。客醉倦,各就寝。人皆熟睡,独季和展转不寐。隔壁闻三娘子悉窣声,隙中窥之,见三娘子于巾箱中取耒耜并木偶人,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遂耕床前一席地。

又于巾箱中取荞麦子,授于小人种之,须臾生花麦熟,令小人牧刈持践。又安置小磨子,硙成面讫,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倾鸡鸣,三娘子先起,置新烧饼数枚于食床上,与诸客点心。季和潜于户外窥之。乃见诸客食烧饼未尽,皆变成驴。三娘子尽驱入店后,尽没其货财。季和亦不告于人。后月余,季和由东都回,将至板桥店,预作荞麦烧饼,大小如前所见,既至,复寓宿焉。其夕,更无他客,主人供待甚厚。

天明,三娘子具盘食,果置烧饼数枚于盘,季和乘间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季和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即取己者食之。方食次,三娘子送茶出来,季和曰:“请主人尝客一片烧饼。”乃拣所易者与啖之。才入口,三娘子据地作驴声,立变为驴,甚壮健。季和即乘之发,周游他处,日行百里。

后四年乘之入关,至华岳庙东,路旁忽见一老人,拍手大笑:“板桥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驴谓季和曰:“彼虽有过,然遭亦甚矣,请从此放之。”老人乃从驴口鼻边,以两手擘开,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如旧身,向老人拜讫,走去,更不知所之。

《中国神怪大辞典》

《太平广记》卷二八六引唐•薛渔思《河东记》:唐汴州(今河南开封)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元和中,许州赵季和,过是宿焉。

夜既深,季和闻隔壁窸窣声,于隙中窥之,即见三娘子取一副耒耜,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则牵牛驾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又于厢中取出一裹荞麦子,授于小人种之。

须臾麦熟,又安置小磨子,碾成面讫,作烧饼数枚。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置烧饼与客点心。乃见诸客围床,食烧饼未尽,忽一时踣地,须臾皆变为驴。三娘子尽驱入店后,而没其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