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眉间尺
别称:眉间赤、赤鼻
释义:人名。干将、莫邪之子。
年代:周朝•春秋
归类:人
特征:剑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人名。干将、莫邪之子。亦作“眉间赤”、“赤鼻”。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
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邪?’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按:此故事始见《吴越春秋》,《列异传》亦记之。
《广博物志》卷三二引《列异传》云:“眉间赤名赤鼻,父干将、母莫邪。”然据“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视之,“眉间赤”应作“眉间尺”。
又《太平御览》卷三六四引《吴越春秋》逸文中有一段叙写,为《列异传》及《搜神记》所未有者,移录如下:“(楚)王即以镬煮其头,七日七夜不烂。客曰:‘此头不烂者,王至亲临之。’王即看之。客于后以剑斩王头,入镬中,二头相啮。客恐尺不胜,自以剑拟头入镬中,三头相咬。七日后,一时俱烂。乃分葬汝南宜春县,并三冢。”
参见“眉间赤”。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亦称“眉间赤”,“赤鼻”,“赤比”。
战国时铸剑名匠干将、莫邪之子。眉间尺的故事最早见于汉赵晔所撰之《吴越春秋》。魏曹丕之《列异传》亦有所记,而以晋干宝《搜神记》所述最为完备。
《搜神记》说: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才作成两把,一雄一雌,都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兵器。献剑前,干将对莫邪说:“我们为楚王作剑,三年才成,他早已雷霆大发。我这次去,肯定会被杀头的。不过,我已经将雄剑藏起来了。等你临月生产,如果是个男孩,长大以后,请你告诉他: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干将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果然被杀。莫邪生子名赤比(《列异传》)作赤鼻),长大后问其母:“吾父所在?”莫邪将过去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他。于是,赤比出门南望,不见有山,只见堂前松柱在石砥之上,便用斧劈开松柱,拿到那把雄剑。从此,日思夜想,要向楚王报杀父之仇。
不久,楚王梦见一人,两眉之间宽约一尺(《列异传》)说眉广三寸),说着要报仇的话。楚王非常害怕,出千金购买此人头颅。赤比听到这一消息,就逃到山里躲了起来。这时,有个过路的客人碰到赤比,就问他:“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哭得这般悲伤??赤比就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他。客人慨然允诺,愿为赤比报仇。赤比即自刎,将头与剑交给客人。客人拿着赤比的头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喜。
客人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用开水煮。”楚王照办了。但是,煮了三天三夜,那颗头不但不烂,反而跳出汤锅,踬目大怒。客人说:“这颗头煮不烂,希望楚王亲自去看看,说不定就烂了。”楚王去看时,客人轻快地一挥剑,楚王的头便掉进汤中。客人亦自刎,头亦入汤中。再经煎煮,三颗头都烂了,也分辨不清了。于是,将这些汤肉分成三份,葬在三处,通称为三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