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药王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①南唐•沈汾《续仙传》:“药王,姓韦,名古道,号归藏,西域天竺人。开元二十五年,入京师,纱巾毳袍,杖履而行,腰系葫芦数十,广施药饵,疗人多效。帝召入宫,图其形,赐号药王。”
②宋•韩元吉《桐阴旧话》:“忠献公年六七岁,病甚,令公与夫人守视之。忽若张口饮药状,曰:‘有道士牵犬以药饲我。’俄汗而愈。后因画像以祠。
按《列仙传》,韦善俊唐武后朝京兆人,长斋奉道法,常携黑犬,名乌龙,世俗谓为药王云。”
按:药王,即药王菩萨,本佛家语,此以韦古道或韦善俊为药王,盖为借称。
据高士奇《扈从西巡日录》,郑州城有药庙,专祀扁鹊,则扁鹊亦称药王矣。
民间又称唐•孙思邈为药王,云陕西省耀县有药王庙,祀孙思邈。
其实神农首创行医,为医药之祖,应有药王之称,虽未见载籍,然民间亦多有以“药王菩萨”称神农者。
参见“神农”。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①伏羲、神农、黄帝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云:“《景物略》曰:天坛之北药王庙,武清侯李诚铭立也。庙祀伏羲、神农、黄帝,而秦汉以来名医侍。伏羲尝草治砼以治民疾,厥像蛇身麟首,渠眉达掖,奯目珠衡,骏毫翁鬣,龙唇龟齿,叶掩体,手玉图文八卦。神农磨蜃鞭茇察色嗅,尝草木而正名之,病正四百,药正三百六十有五,爰著《本草》,过数乃乱,厥像弘身牛颐,龙颜大唇,手药草。黄帝咨于岐(伯)、雷(公)而《内经》作,著之玉版,厥像附函挺朵,修髯花瘤,袞冕服。
②扁鹊
《新搜神记•神考》载:“《稗史汇编》:扁鹊墓在河间任邱县,其祠名药王祠,祠前有地数亩,病者祷神,乃以珓卜之,许则云从某方取药,如言掘土,果得药,服之无弗愈者……《涌幢小品》:郑州土城无门扉,相对如阙,中有药王庙,即扁鹊也,封‘神应王’。”参见“扁鹊”条。
③孙思邈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九引《山西通志》云:“孙真人庙,在猗氏县庄武王庙内。王讨叛有疾,唐德宗命真人孙思邈来医,因建祠于庙左,祷药即愈。”今陕西耀县有药王庙,专祀孙思邈。参见“孙思邈”条。
④韦古道
南唐沈汾《续仙传》云:“药王,姓韦,名古道,号归藏,西域天竺人。开元二十五年,入京师,纱巾毳袍,杖履而行,腰系葫芦数十,广施药饵,疗人多效。帝召入宫,图其形,赐号药王。”
⑤韦善俊
宋韩元吉《桐阴旧话》云:“忠献公年六七岁,病甚,令公与夫人守视之。忽若张口饮药状,曰:‘有道士牵犬以药饲我。’俄汗而愈。后因画像以祠。
按《列仙传》,韦善俊唐武后朝京兆人,长斋奉道法,常携黑犬,名乌龙,世俗谓为药王云。”
⑥药王菩萨
又称药师佛。《禅门日诵•八十八佛》载:“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本为佛教中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曾发誓要消除众生的一切痛苦,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
《中国神怪大辞典》
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药王有三。其一为扁鹊,其一为唐孙思邈,其一为药王韦慈藏。三人并见各条。
此外民间传为药王者又有数说:
①以医王三皇兼为药王者
清•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五:鸡笼山(升州),弘仁度厄通明天尊浮丘翁,即神农炎帝,药王。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三“药王庙”条:天坛之北药王庙,庙祀伏羲、神农、黄帝,而秦汉来名医侍。伏羲尝草治砭,以制民疾;神农磨蜃鞭茇,尝草木而正名;黄帝咨于歧、雷而《内经》作。左次孙思邈,曾医龙子,出《千金方》于龙藏者。右次韦慈藏,左将一丸,右蹲黑犬,人称药王也。侧十名医,三皇时之岐伯、雷公,秦之扁鹊,汉之淳于意、张仲景,魏之华陀,晋之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唐之李景和,盖儒道服不一矣。
②以韦善俊为药王者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一五:按《列仙传》(此指明•王世贞《列仙全传》):韦善俊,唐武后朝京兆(治在今陕西西安)人,长斋奉道法,尝携黑犬,名乌龙。世俗谓为药王云。详见“韦善俊”条。
③以韦老师为药王者
《仙鉴》卷四三:韦古,字老师,疏勒国人。唐玄宗时入中国,每施药饵以救人疾沴,行莫不愈。玄宗重之,敬称药王。
④以韦古道为药王者
沈汾《续神仙传》云:药王姓韦名古道,号归藏,西域天竺人。开元二十五年入京师,纱巾毳袍,杖履而行,腰系葫芦数十枚,广施药饵,病人多效。帝召入宫,图其形,赐号药王。
◇按:此三韦与以上诸药王不同,似为道教所倡之药王而流传于民间者。韦善俊、韦古道名字不同,生地不同,然事迹年代皆相仿,疑即一事而讹传为二者。韦慈藏于正史有传,似亦为唐初医术高明者,然并未以医术行世,不知何以祀为药王。
⑤河北安国又奉东汉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邳彤为药王
◇清•顾禄《清嘉录》卷四: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