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介之推
别称:介子推、介子绥
释义:人名。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人名。亦作“介子推”、“介子绥”。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其母曰:‘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汉•蔡邕《琴操》卷下云:“《龙蛇歌》者,介子绥所作也,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悟,即遣求,得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此则民间传说之增饰,是为一说。
又《太平御览》卷八三二引《王子年拾遗记》(今本《拾遗记》亦记之而文小异)云:“晋文公焚林以求介之推,有白鵶(鸦)绕烟而噪,或集介之推之侧,火不能焚。晋嘉之,于山数百里,不复设罗网。”是又为一说,与“抱木烧死”之说适相反。
参见“思烟台”、“残苦庙”。
《中国神怪大辞典》
或作“介子推”、“介子绥”。春秋时晋国人。
《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四年:从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重耳归国为文公,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遂隐于绵上而死。
《史记》、《吕览》亦仅言文公环绵之山而封之,以为介推田。立枯而死之说,始自《楚辞•九章•惜往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公寤而追求。”燔死之说,始自《庄子•杂篇•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东汉•蔡邕《琴操》卷下则愈甚:《龙蛇歌》者,介子绥所作也。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股以救重耳。及重耳复国,随从诸臣俱蒙赏,子绥独无所得。绥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悟,求之于绵山。使者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焚山以迫其出,子绥乃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是为寒食节传说。
至西汉•刘向《列仙传》卷上,介之推则完全仙化:介之推者,姓王名光。隐而无名。悦赵成子(明•陈继儒《香案牍》、清•薛大训《列仙通纪》作赵宣子),与游。旦有黄雀在门上,晋公子重耳异之。及重耳为晋文公,遂人山不出。后三十年,见介之推在东海(今江苏郯城)为王俗翁卖扇。后数十年,莫知所在。◇关于介之推与寒食节。
《后汉书•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绵上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以来犹三日。相传火禁不严则有风雹之变,社长辈至日就人家以鸡翎掠灶灰,鸡羽稍焦则罚香纸钱。有疾及老者不能冷食,就介公庙卜乞小火,吉则燃木炭取不烟,不吉则死不敢用火。或以食暴日中,或埋食器于羊马粪窖中,其严如此。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二:琴操谓介子推以五月五日死,文公哀之,令民不得举火,今人以冬至一百五日为寒食,其说已互异矣。
《邺中记》载:并州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曰;《汉书•周举传》谓太原以介子推焚骸,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至魏武帝令,又谓太原、上党,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讹以传讹,日甚一日。
至唐时,遂有“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之语,则无论朝野贵贱皆绝火食。故曰:“日暮汉宫传蜡烛。”谓至是始举火也。然此犹之可也,至于民间犯禁,以鸡羽插人灰中,焦者辄论死,是何等刑法耶?国朝之不禁火,其见卓矣。
又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五有“介子推”条,卷三一有“绵上”条,可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