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孙思邈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又称孙真人、药王爷。道教和民间俗信神灵。

孙思邈581—682年,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医学家,是继东汉医圣张仲景之后,中国医学和药物学的集大成者。其影响远至日本、朝鲜等国,超越了中国的疆域。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把自己竭尽平生精力完成的医学巨著命名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他的高尚医德、精诚求实的学风、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和精湛的医技,使他成为中医界历史传承中的一面旗帜和为人的楷模。

道教说他尸解成仙,呼为孙真人。后世民间则崇奉他为“药王”,敬若神明,全国到处都有他的祠庙。

在峨眉山、太白山、江河湖海之间和他的故乡广泛流传着他扶贫助困、救人危难、降龙伏虎、起死回生的动人传说,其中有不少故事都附上了道教的神仙色彩。

陕西耀县药王山有他宏伟壮丽的祠庙和具有传奇色彩的遗迹。在这里,孙思邈的形象是,敬德为他站班,猛虎甘为座骑,他与龙为友,福祐着一方群众。于是,在这一地区形成了历史悠久的二月二,祭药王的庙会习俗。

又据《正统道藏•消摇虚经》记载:一日,偶见牧童伤小蛇血出,思邈脱衣赎而救之。旬余出游,见一白衣少年下马拜谢曰:“吾弟蒙道者所救。”复邀思邈至家,易以己马,偕行如飞。

至一城廓,花木盛开,金碧炳耀,俨若王者居。见一人袷帽绛衣,侍从甚众,忻喜趋接,谢曰:“深蒙厚恩,故遣儿子相迎。”因指一青衣小儿云:“前者此儿独出,为牧童所伤。赖道者脱衣赎救,得有今日。”乃令青衣小儿拜谢。思邈始省昔日救蛇之事,潜问左右此为何所,对曰:“此泾阳水府也。”绛衣王者命设酒馔妓乐宴思邈,思邈辞以辟谷服气,惟饮酒耳。留连三日,乃以轻绡金珠相赠,思邈坚辞不受,乃命其子取龙宫奇方三十首与思邈曰:“此可以助道者济世救人。”思邈归,以是方历试皆效,乃编入《千金方》中。

唐太宗召,始诣京师。高宗永徽三年,已百余岁。一日,沐浴衣冠端坐谓子孙曰:“吾今将游无何有之乡矣。”俄而气绝。月余颜色不变,及入棺,唯空衣焉。后唐明皇幸蜀,梦思邈乞武都雄黄,即命中使赍十斤送于峨嵋顶上。见一人幅巾被褐,须眉皓白,指大磐石曰:“可置药于此,石上有表录谢。”使视石上大书百余字,遂录之,随写随灭,须臾白气漫起,因忽不见。成都有一僧,诵《法华经》甚专。

忽一日有仆人至云:“先生请师诵经。”经过烟岚中,入一山居。先生野服杖藜,两耳垂肩,焚香出听诵经。遂供僧以藤盘、竹著、秫饭一盂,杞菊数瓯。僧食之,美若甘露。复赠钱一缗,仆送出路口。僧因问曰:“先生何姓?”曰:“姓孙。”曰:“何名?”仆于掌中手书“思邈”二字,僧大骇,视仆,遽失不见。视钱,皆金钱也。僧自此身轻无疾,后莫知所之。见《正统道藏•消摇虚经》卷二。

《中国神怪大辞典》

明•王世贞《列仙全传》卷五:孙思邈,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七岁日诵千言。独孤信见之,称为“圣童”。及长,好谈老庄。周宣帝时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养神,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推步,精究医药,务行阴德。

偶见牧•童伤小蛇,思邈脱衣赎而救之。旬馀出游,见一白衣少年下马拜谢,邀思邈至家。至一城郭,金碧炳耀,见一人袷帽绛衣,侍从甚众,谢思邈曰:“深蒙道者厚恩,故遣儿子相迎。”因指一青衣小儿云:“前者此儿赖道者脱衣赎救,得有今日。”乃令青衣小儿拜谢。

思邈始省昔日脱衣救青蛇之事。潜问左右此为何所,对曰:“此泾阳水府也。”留连三日,乃命其子取龙宫奇方三十首与思邈,以仆马送归。思邈以是方历试皆效,乃编入《千金方》中。

隋文帝征为国子博士,不就。尝密谓人曰:“过此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生民。”至唐太宗召,始诣京师。

髙宗永徽三年,年已百馀岁。一日沐浴,衣冠端坐,谓子孙曰:“吾今将游无何有之乡矣。”俄而气绝。月馀颜色不变,及人棺,唯空衣焉。又见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〇。

思邈与龙王事尚有数说

1.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二: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律和尚相接,每来往互参宗旨。时大旱,西域僧请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备香灯,凡七日,缩水数尺。忽有老人夜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久,匪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脑,将为药,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护。”宣公辞曰:“贫道持律而已,可求孙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孙谓曰:“我知昆明龙宫有仙方三十首,尔传与予,予将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许妄传,今急矣,固无所吝。”

有顷,捧方而至。孙曰:“尔第还,无虑胡僧也。”自是湖水忽涨,数日溢岸,胡僧羞恚而死。孙复著《千金方》三十卷,每卷人一方,人不得晓。及卒后,时有人见之。玄宗幸蜀,梦思邈乞武都雄黄,即命中使赍十斤送于峨眉顶上。中使上山未半,见一人幅巾被褐,须眉皓白,二青衣童丸髻夹侍,指大盘石曰:“可置药于此。石上有表录谢皇帝。”使视石,上大书百馀字,遂录之,随写随灭,写毕,石上无复字矣。须臾白气漫起,因忽不见。

2.

唐•李亢《独异志》卷上:孙思邈居嵩山修道,时大旱,有敕选洛阳德行僧徒数千百人于天宫寺讲《人王经》以祈雨泽。有二人在众中,须眉皓白。罢后,讲僧昙林问二老人所自来,曰:“某依洛二水龙也,闻至言当得改化。”林请其行雨,二龙曰:“雨者须天符乃能致之,居常何敢自施?”又曰:“有修道人以章疏闻天,则可。”林乃启则天,发使嵩阳,召思邈内殿飞章,其夕天雨大降。

3.

五代•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五:释玄照于嵩山白鹊谷讲《法华经》,来者恒满讲席。时有三叟,眉须皓白,容状瑰异,虔心谙听。如此累日。

忽一旦,晨谒玄照曰:“弟子龙也,得闻法力,无以为报,或长老指使,愿效微力。”玄照曰:“今愆阳经时,国内荒馑,可致甘泽,以救生灵。”三叟曰:“召云致南,固是细事。但雨禁绝重,不奉命擅行,诛责非细,身首为忧也。试说一计,庶几可矣。

少室山(在嵩山)孙思邈处士之仁,不可诊度,著《千金翼方》,惠利济于万代,名已籍于帝宫。如一言救庇,当保无恙。”玄照诣思邈所居,恳诚柢谒,具言云云。思邈许之。三叟约一日一夜,千里雨足。

翌日,玄照来谒思邈。对语之际,有一人骨状殊异,径往后沼之畔,喑哑叱咤。斯须,水结为冰。俄有三獭,二苍一白,自池而出。此人以赤索系之,将欲挈去。

思邈召而谓曰:“三物之罪,死无以赎。然昨者擅命,是鄙夫之意也,幸望脱之。兼以此诚上达,恕其重责也。”此人受教,登时便释之而去。◇按:思邈为唐时名医,《旧唐书》入《方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