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据古籍记载,所知者有四:1.李冰子二郎。2.隋•赵昱。3.杨戬。4.晋•邓遐,见“邓遐斩蛟”。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道教神灵。

其原型是氐羌神话中的猎神和水神,亦称“灌口二郎神”。

民间传为李冰的次子。

北宋时蜀人张唐英《元祐初建二郎庙记》云:“李冰去水患,庙食于蜀之离堆,而其子二郎以灵化显圣。”朱熹《朱子语类》所记亦同。

民间有“李冰父子降伏孽龙”的传说,四川都江堰市伏龙观因此而得名。 清雍正五年,“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李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令地方官春秋致祭。”(《清朝文献通考•群祀考》)川人尊为川主,在各地普建川主庙。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灌江口二王庙庙会期,也称“川主会”,相沿至今。相传此会期即为二郎神的生日。

宋以后各地多有二郎神庙,北方又广泛流传着“二郎担山赶太阳”的故事。

被称为二郎神者,除李冰次子外,还有隋•赵昱(道教封其为清源妙道真君,见柳宗元《龙城录》及《三教搜神大全》),宋•杨戬,晋•邓遐。

《中国神怪大辞典》

二郎神妇孺皆知,但究竟为何许人,向来说法不一,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李冰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蜀中灌口〔在四川灌县)二郎庙,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

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蜀道永康军(今四川灌县)城外崇德庙,乃祠李太守父子。太守李冰尝守其地,有龙为孽,太守捕之。祠祭甚盛,每岁用节至四万馀。江乡人今亦祠之,号曰“灌口二郎”。

②李冰之子李二郎

《都江堰功小传》:二郎为李冰仲子,喜驰猎,与其友七人斩蛟。

《皇文献通考》卷一〇六“群祀考下”:雍正五年,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其子李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令地方官春秋致祭。

③清源妙道真君赵昱

《神异典》卷三九引《常熟县志》:神赵昱立庙灌江,呼灌口二郎神。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一五:昱斩蛟时年二十六。按此则灌口二郎神又似即赵昱矣。其年少而行二,所谓二郎者颇合,岂后人失其传而误以为李冰之子邪!

④杨二郎杨戬

出于明许仲琳《封神演义》,时为最近,亦最为民众所认可。

⑤邓遐

⑥二郎独健

以上俱见各专条。

⑦近人李思纯《江村十论》之《灌口氐神考》,以为二郎神原型本于羌族牧神。杨二郎即南朝时氐族首领杨难当。

◇窃按:据《舆地纪胜》引五代杜光庭《水记》,辅李冰治水者有杨磨,李冰既称大郎,则杨磨称二郎亦非不可。

参见“杨磨”条。

◇除灌口二郎神之外,尚有几种二郎神:

①宋人词牌有“二郎神”,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以为乃“大郎神”之误。唐《乐府杂录》曰《离别难》,武后朝有一士人陷冤狱,籍其家,妻配入掖庭,善吹蹙篥,乃撰此曲以寄情焉。初名“大郎神”,盖良人行第也。既畏人知,遂三易其名,曰“悲切子”,又曰“怨回鹘”,乃以大为二,传写之误。按:此说甚勉强。

②又有和合二郎神,即和合二仙也。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八:和合二郎神,市井商贾所祀者。按此二郎乃指“二位郎君”,非行二之一人也。

③梨园祖师神亦称二郎神。

汤显祖有《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云:“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讫无祠者。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罗哩而已。予每为恨。”此二郎为灌口二郎,是汤义仍一人之见,并未得到梨园界承认。

故清•杨懋建《京尘杂录》卷四云:伶人所祀之神,《笠翁十种曲•比目鱼传奇》但称为二郎神,而不知其名。(按:此梨园之二郎神应即灌口二郎。梨园界有一行神西秦王爷,其像旁塑一犬,应即“哮天犬”之遗制。故不仅此二郎为灌口二郎,即西秦王爷亦当与灌口二郎有关。)

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蹴鞠家祀清源妙道真君,初入鞠场子弟必祭之,云即古二郎神,又云即徐知证、知谔。余思二徐已祀于京师灵济宫,恩宠逾制,何又司白打之戏耶?是未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