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鲛人
别称:蛟人
释义:谓人鱼之灵异者。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谓人鱼之灵异者。亦作“蛟人”。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此说《博物志》、《述异记》并载之而文小异。
《述异记》卷上且云:“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又《太平御览》卷八〇三引《博物志》(今本无)亦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均为奇闻。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一作“蛟人”。
晋干宝《搜神记》云:“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太平御览•珍宝部二•珠下》引张华《博物志》:“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述异记》:“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中国神怪大辞典》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中国很早就有鲛人的传说,相传它们是一种鱼尾人身的神秘 生物,在中国的南海过着神秘的生活。传说鲛人是古时候,某个 国家为避战祸,用魔法改变其体质躲入水中,因而有双腿,但谁 也不知道鲛人真正的来历。
鲛人平时不着衣物,在水中静立或行走时,皮翼及飘须能包 住身体大部分;游动时上身裸露,下身在飘带中。只有部分贵族 能乘坐巨鱼所拉的浮车,不需要自己长途游动。
鲛人擅于纺织,它们生产的龙绡可入水不湿;它们哭泣的时 候,眼泪便会化为珍珠,古诗《锦瑟》中就有“沧海月明珠有 泪”。它们的油燃点极低,一滴就可以燃烧数日不灭,传说秦始 皇陵中的长明灯就是用鲛人的油制作的。
日本的人鱼传说最早源于中国,就是一种半人半鱼的怪物。 画中描绘的人鱼形象,在浪花中高扬这鱼尾,上半身不但不像 人,还像个丑陋的怪物。
民间故事
鲛人泣珠
相传很久以前,在我国南方的大海中,住着鲛人。它们的外 形与人差不多,背上却长着和鱼一样的鳞,身后拖着一条尾巴, 能够像鱼一样在水中生活。鲛人有两种奇特的本领,一是善于纺 丝织絹,二是可以落泪成珠。
鲛人织的絹十分精细,薄得像蝉的翅膀一样,色彩好,光泽 足,谁见了都会爱不释手,是世间罕见的丝织品。后来的“鲛 绡”就是由此而来。鲛人的眼泪能够化成珍珠,眼泪是它们的珍 宝,但它们不会轻易哭泣。鲛人在水中居住久了,就会上岸到临 海的人家借宿。如果借宿的人家有织布机,为了报答这家人,它 们会主动替主人织絹。它们织絹的速度很快,只要几天,一匹上 好的絹就能织成。主人拿着鲛人织的絹去卖,能赚到比平时多百 倍的银两。所以,沿海的居民家家备有织布机,等待鲛人前来投 宿。
一天,有一个人在海边受了伤,被路过的船家发现后救起, 带回家中养伤。伤好后那人也不离开,在恩人家中织起絹来。等 到絹织好后,船家发现与众不同,这时才得知自己救的是鲛人。 住了一段时日,鲛人要离开了,临行前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泪水 落下化成了一颗颗晶莹的珍珠。等到珍珠在盘中快要溢出,鲛人 便把珍珠赠送给了船家。回身跃入大海,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出处
《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 能泣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