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则雷”二字原无,从《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补)。”此上古雷神之状:人而兼兽。

又黄帝战蚩尤,得夔牛于东海流波山,“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大荒东经》。郭璞注:“雷兽,即雷神也。”其实黄帝即古之雷神。

又《太平御览》卷七八引《诗纬含神雾》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则伏羲亦雷神之子。

参见“雷公”、“黄帝”。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司雷之神

《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山海经》:“雷泽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也。”

又《淮南子•地形训》:“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打雷时闪动的电光,类似传说中龙的形状,于是人们想象雷乃“龙身”,而把雷的轰鸣声理解为雷神“鼓腹”的结果。又因为雷鸣后经常下雨,于是人们又推想雷神居于水中。

《楚辞•招魂》:“旋入雷渊。”王逸注:“则回入雷公之室。”

《太平御览》卷十三引《河图帝纪通》:“雷,天地之鼓也。”

又引《神异经》云:“八方之荒有石鼓,其经千里,撞之,其音即雷也。”随着雷神神话的发展,在鼓出现之后,由于其声似雷,于是鼓便成了雷神施雷的工具。在鄂温克族的神话传说里,雷神是住在天上的一个老头,他手里有一面鼓,这是他用来打雷的工具。他一敲鼓,半空中就轰轰隆隆地发出雷鸣声。上古时,人们普遍畏雷。他们视“雷电为天怒”(《论衡•龙虚》),常“惧天怒,畏罚及己也”。

由于雷给人们带来危害,人们便对它加以丑化。

《太平广记》卷三九三引《录异记•徐誗》:“(雷神)身二丈余,黑色,面如猪首,角五、六尺,肉翅丈余,豹尾……手足两爪皆金色。”

《元史•舆服志》则状雷神为“犬首,鬼形”。但另一方面,雷神又常常以雷、电、雨水福佑人民,于是也就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崇。

《艺文类聚》卷十三引古本《尚书•洪范五行传》:“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

郭璞注《山海经》引《河图》:“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则伏羲为雷神之子,由此可知雷神在上古的崇高地位。

又《河图帝纪通》:“黄帝以雷精起。”《春秋台诚图》:“轩辕星,主雷雨之神。”则黄帝又为上古之雷神。

《史记•天官节》:“轩辕,黄龙体。”

《正义》:“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按谶纬家言,黄帝为黄龙体。而龙和雷关系极为密切。

据《韩诗外传》载,海上有勇士菑丘訢,以勇闻于天下。饮马于渊,马沉。遂拔剑入水,“三日三夜,杀三蛟一龙而出。雷神随而击之,十日十夜,眇其左目。”可知龙与雷神,实为一体。后来,统治阶级正是借人们对雷神的崇敬心理来竭力宣传君权的至高无上,以巩固自己的政权。他们声称:“夫雷,人君像也”(《尚书•洪范五行传》)。

于是,有着“黄龙之体”的轩辕黄帝自然也就成了雷神。

《中国神怪大辞典》

①即雷兽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郭璞注以为即《大荒东经》之“雷兽”。详见该条。

②为行雷鬼神之统称

清•周亮工《书影》卷七:雷泽有雷神,龙首人身,鼓其腹则雷。见《山海经》。轩辕游于阴浦,有物焉,龙身而人首,鼓腹而遨游。问于常伯,常伯曰:“此雷神也,有道则见。”见《奚囊橘柚》,此祖《山海》说耳。

道教赋雷神以极大的功用,南宋•白玉蟾《修真十书》卷四七云:皇天所以建雷城,设雷狱,立雷官,分雷治,布雷化,示雷刑,役雷神,统雷兵,施雷威,动雷器,是皆斡赏罚之柄,宰生杀之权,以之于阴界可以封山破洞,斩妖馘毒,以之于阳道可以除凶诛逆,伐奸戮虐,宜乎发道用也,彰天威也。”故于雷神之设亦颇费心思。

《木郎祈雨咒》注:东方蛮雷神将姓朱名青童。金光流精乃西南雷神,人首神身,仗火剑斩螮蝀也。洞阳幽灵,乃东北雷神,人首鱼身。玉雷浩师,乃东南雷神,人首龟身。虚皇泰华,乃西北雷神,人首蛇身。有五雷神之说,见“五雷神”条。

又有三十六雷神之说,见“三十六神”条。雷神名目甚繁,参见“雷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