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黄帝

别称:皇帝

释义:皇帝者,皇天上帝之谓。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亦作“皇帝”。

皇帝者,皇天上帝之谓。

《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陆德明释文:“皇帝,本又作黄帝。”

《吕氏春秋•贵公》:“丑不若黄帝。”

毕沅校曰:“黄帝刘本(明刘如宠本)作皇帝,黄、皇古通用。”

《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皇帝清问下民……”此皇帝即上帝,亦即黄帝已明。 黄帝最初之神职盖为雷神。“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黄帝轩辕于青邱”(《河图稽命征》),“黄帝以雷精起“(《河图帝纪通》),明述黄帝起于雷电,“轩辕,主雷雨之神也”(《春秋合诚图》),此即其神职。“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大象列星图》),此则为其星象。所举诸事,无不与雷有关。 黄帝以雷神崛起而为中央天帝,乃又有黄帝胜四帝之说。

《孙子•行军》云:“凡此四军之利,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蒋子万机论》复云:“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妤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冑不释。黄帝叹曰。‘夫君危于上,民安于下,主失于国,其臣再嫁。厥病之由,非养寇耶?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亢衡,递震于师。’于是遂即营垒以灭四帝。”

黄帝既胜四帝,神国组织于以建立,于是乃有如《淮南子•天文训》所描绘之美妙景象:“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即祝融),执衡而治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即禺彊),执权而治冬。”黄帝遂为五夫帝之中央天帝。

黄帝神话之主要部分,当力黄、炎战争,其中与蚩尤之战尤为激烈。

清•马骕《绎史》卷五引《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吕氏春秋•荡兵》亦云:“兵所自来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

《列子•黄帝》则云“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䝙、虎为前驱,鹘、鹖、鹰、鸢为旗帜。”战争之规模显而易见。

《大戴礼•五帝德》云:“黄帝与赤帝(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行其志。”是黄帝胜炎帝,亦经艰苦斗争。 炎帝兵败,蚩尤崛起,为炎帝复仇。“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路史•蚩尤传》)。

黄帝既战炎帝于阪泉,复战蚩尤于涿鹿(阪泉、涿鹿,实为一地)。是黄帝与蚩尤之战,乃黄、炎战争之继续,且较前更为惊心动魄。 蚩尤兵败被诛,而又有夸父、刑天、共工之属,或炎帝之裔,或炎帝之臣,均前仆后继,为炎帝、蚩尤复仇,虽皆泯殁,猛志常在。黄帝既杀蚩尤,乃又有作乐庆功、蚕神献丝等神话出现。

至于《山海经•西次三经》称黄帝在峚山服食玉膏,《史记•封禅书》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云云,则为黄帝神话仙话化之开始。 参见“蚩尤”。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中央天帝,是神国中最高统治者

原来,宇庙间有五个神国,都有一个天帝统治着。

据《淮南子•天文训》说:东方神国的天帝是太皞,南方神国的天帝是炎帝,西方神国的天帝是少昊,北方神国的天帝是颛顼。中央神国的天帝就是黄帝。其佐神是后土,执绳而制四方。

同书《时则训》说:黄帝和后土所统治的地域是“中央之极,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日月之所道,江汉之所出,众民之野,五谷之所宜。龙门河济相贯,以息壤堙洪水之州,东至于碣石。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黄帝的下都在昆仑山上。昆仑山方圆八百里,山高万仞,是黄帝和神仙聚会的地方,山上有九个门,每个门都有开明兽守护着。(《山海经》)当时,四方天帝反对黄帝,神国大乱,黄帝派兵打败了四帝,恢复了神国秩序。(《蒋子万机论》)

《绎史》五引《新书》说:炎帝与黄帝同母异父兄弟,各有天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列子•黄帝篇》说:黄帝帅熊罴狼豺,䝙虎为前驱,雕、鸱、鹰、鸢为旗帜,终于战胜炎帝。

《路史后记四蚩尤传》说:“蚩尤好兵而喜乱,逐炎帝而自立,仍号炎帝。”

《述异记》说:蚩尤兄弟七十二人,个个铜头铁额,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龙鱼河图》也说:蚩尤兽身人语,率领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蚩尤作大雾弥漫三日,黄帝军皆迷失方向。黄帝令风伯作指南车以辨四方,才出了雾阵。

《黄帝战法》说:黄帝与蚩尤作战,九战九败,回归太山。三天三夜,雾气昏冥。有一人首鸟形妇女从天而降,自称是九天玄女,问黄帝有何要求。黄帝叩头礼拜说:想得万战万胜之法。玄女便以战法一书赐给黄帝。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兴兵伐黄帝,帝令应龙攻蚩尤。应龙畜水,准备淹没蚩尤兵。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发动狂风暴雨,反淹了黄帝的军队。黄帝又派天女魃止住了风和雨,终于战胜了蚩尤。

《云笈七签》说: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化为枫木之林。

《山海经•大荒西经》也有蚩尤弃其桎梏化为枫林的记述。

《史记•封禅书》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乃上去。”后人葬其衣冠于桥山,号黄陵。山下有轩辕庙。每年清明节政府派员祭陵。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扫墓者络绎不绝。

《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说:黄帝母名附宝,之郊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生黄帝。

所以《太平御览》引《春秋合成图》及《大象列星图》都认为“黄帝是主雷雨之神。”

《中国神怪大辞典》

①神话传说中的大神,上古帝王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

皇甫谧曰: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汉书•古今人表》:黄帝作轩冕之服,故谓之轩辕。

《索隐》又曰: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号有熊。黄帝之生。

《正义》则曰: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

而晋•王嘉《拾遗记》卷一: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母曰昊枢,以戊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也。其在世之功,最主要的当是与蚩尤之战,而生民一切最基本的发明亦归之于黄帝。

《拾遗记》卷一又曰:考定历纪,始造书契。服冕垂衣。变乘桴以造舟楫。吹玉律,正璇衡。置四史以主图籍,使九行之士以统万国。以观天地,以祠万灵。在汉之前,黄帝本已完成从大神向人间帝王之转变,而到汉时,在方士嘴里又变为仙人,但仍保留原来的大神特征。

西汉•刘向《列仙传》卷上:号轩辕。能劾百神而使之。圣而预知,知物之纪。自以为云师。有龙形。

其升仙之说有二:一为白日升天,《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釆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众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乃上仙。二为尸解,《列仙传》所云:黄帝自择亡日,与群臣辞。卒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履存焉。

《云笈七签》卷一〇〇有《轩辕本纪》,采缀诸书,述其登仙事最为详尽。并云:黄帝上仙后升天为太一君,其神为轩辕之宿。

《云笈七签》卷六〇又称黄帝为“大黄帝君”。卷六四《金华玉女说丹经》称黄帝为“太极元真帝君”,简称元真,记与金华玉女问对炼丹事。

清•薛大训《列仙通纪》至列为群仙之首,而卷三《广黄帝本行记》述其仙事甚备。

②五星中土星之神

道教“奔辰飞登五星法”云土星有四门,门各一黄帝,而中央为中黄真皇道君。黄帝或号黄灵公、黄神、黄精、黄帝君,受命于中黄上真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