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奈何桥上的唯一饮品指定供应商,孟婆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 不晓,但其实这位老婆婆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却很晚,直到清朝以后才出现。

不过,在佛教传说中,孟婆却是西汉人,自幼聪慧过人,熟读儒释经典, 在世时专心一志地劝人戒杀、吃素。直到八十一岁,犹未婚嫁。因为姓孟, 故而人们称她为孟婆。后来入山修真,一直到东汉时仍在。那时因为阴间还 没有孟婆汤可喝,所以有的人在投胎之后还能记得前生、地府中的事,难免 会因此而泄露天机,所以玉皇大天尊便敕命孟婆为幽冥之神,建造醒111忘台, 并选拔了一批鬼吏供其使唤。用采自俗世的药物,合成似酒非酒的汤,分为 甘苦辛酸咸五味,所有的鬼魂在转世之前,都需要先饮此汤,使其忘记前生 之事。

而在历史上,“孟婆”这名字作为神的形象出现,最早却是在宋代,最初 时的身份也和地府没什么关系,而是正儿八经的风神,所以这个“孟婆”大 概和做孟婆汤的那个“孟婆”没什么关系,只是重名而已。

地府里真正出现孟婆这个人还得等到清代,而旦这个孟婆和我们现在所 熟悉的孟婆还不太一样,她并非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奈何桥上卖汤,而是

有着自己的产业的——也就是孟婆庄。据说这是一座庄园式的建筑,四周矮 墙环绕,内里朱栏石砌,雕梁画栋,风景想来一定很不错。

据《吴下谚联》里的说法,亡魂逬到地府之后经过的第一处地方就是孟 婆庄,等到在别处评定完生前功过,被鬼卒押着去投胎时,还会再从孟婆庄 前经过一次,这时孟婆就会过来拉住亡魂,将其带至厅堂里面。之后便会有 三个女孩出来接待来人——分别名为孟姜、孟庸、孟戈,都是豆蔻年华的少 女——女孩们簇拥着这有些茫然的亡魂,嘘寒问暖,有说有笑。过不多时, 便会有一个婢女端着一碗茶过来,三个女孩捧着茶,笑意盈盈地递给亡魂, 对方接过茶后,立即便会感到一阵目眩神迷,口干舌燥,不觉之间便会将杯 中之茶一饮而尽,喝干之后,才会发现杯底里居然沉淀着一勺多的浑泥。惊 愕之下抬起头时,眼前的孟婆和三个少女便都突然间化作了一具具的骷髅, 华丽的屋宇也不知何时变成了荒芜的郊野,生前之事一瞬间就全都忘却了, 之后眨一眨眼睛的工夫,自己就巳经投胎为别人家嗷嗷啼哭的婴孩了。

也有传说,孟婆庄并非是一座大庄园,而只是一处简陋的茶摊,条石为凳, 藤蔓为棚,棚外临路支着一口大锅,锅内咕嘟咕嘟地煮着汤,经过的亡魂们 便都聚在锅前争先恐后地抢汤喝,一口下肚,前生事就都忘干净了。茶摊后 面还摆着一排石瓮,每个瓮里都盛满了各色的汤:有所谓“益智汤”,喝过 此汤的亡魂在投胎后便会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还有所谓“长命汤”,喝过 此汤的亡魂再投胎做人后的寿命便会很长;还有所谓“和气汤”,亡魂喝过 了这汤,投胎后为人就会变得很乐观。可见孟婆汤并非只有一种汤,而是种 类繁多,而且这些汤除了全都具有消除人记忆的功效以外,还附带着各种其 他的效果,只是能喝到这些汤的人估计很少很少而已。

除却这些以外,还有所谓“混沌汤”,据说是用焦心火煎熬滴泪泉水而 成,听这名也能瞧出来喝了这汤的后果不会太好——可是在临路的大锅里熬 煮着,同时被无数的亡魂争抢着的,正是这汤。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风神名。

清•褚人孟婆 - 图1huò《坚瓠二集》卷二:“古称风神为孟婆。

蒋捷词云:‘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

宋徽宗词云:‘孟婆好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按北齐李孟婆 - 图2 聘陈,问陆士秀曰:‘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帝女游于江,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其帝女,故称孟婆。’《丹铅总录》:‘江南七月间,有大风甚于舶䑲,野人相传为孟婆发怒。’”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一)民间崇信的幽冥之神

相传孟婆生于汉,从小熟读孔孟,长大以后诵佛经。她对过去之事不思,未来之事不想,在世时她所唯一做的事就是劝人戒杀吃素。年至81岁,仍鹤发童颜,终身处女,只知姓孟,所以人们称她为孟婆阿奶。后来天命孟婆为幽冥之神,筑造孟婆 - 图3志台(孟婆亭),采用人间药物,合成似酒非酒的汤,五味俱全。凡死者灵魂经过这里,喝过此汤,即忘记前生各事。如有刁蛮狡猾不肯饮用者,就令神卒用铜管刺破喉咙灌进去。即民间俗说的迷魂汤。孟婆神的信仰在安徽一带流传很广。俗以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吃迷魂汤。故成殓时,用茶叶一包,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灵魂就可以不吃迷魂汤了。这个风俗在南方一些农村至今还有所闻。

(二)风神

清褚人获《坚瓠二集》卷二云:“古称风神为孟婆。蒋捷词云:‘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宋徽宗词:‘孟婆好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按北齐李騊駼聘陈,问陆士秀曰:‘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说:帝女游于江,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其帝女,故称孟婆。’《丹铅总录》也说:‘江南七月间,有大风甚于舶䑲,野人相传为孟婆发怒。’”称风神为孟婆,这传说在民间是流传很广的。

《中国神怪大辞典》

①风神

南宋•蒋捷词:“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怎禁他孟婆合皂。”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九:北齐李孟婆 - 图4聘陈,问陆士秀:“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经》帝之女游于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犹《郊祀志》以地神为泰妪也。”此俚语也,亦未得其义。盖《易》巽为风,其卦为少女,三阴卦以孟仲季言之,故曰孟婆。(按:二说俱为强解之辞,不足为训。)

清•虞兆浲《天香楼偶得》:杨升庵云:孟婆,宋汴京勾栏语,谓风也。愚谓重阳之后,风渐迅厉,故重阳前后大风,谓之重阳信。俗以九月十三为孟婆生日,以是日占一冬晴雨。盖春夏之风,多与雨偕,秋深之风,干燥无雨,是知孟婆生日犹云风生日也。祀孟婆者,祀风神,以祈其协候耳。

明•杨慎《谭苑醍醐》卷五:江南七月间有大风甚于舶棹,野人相传以为孟婆发怒。

②船神

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徽宗既内禅,尝作小词,末句云:“孟婆且与我作些方便。”谚语谓风为孟婆,非也。参见“孟公孟姥”条。

按:船神为孟公孟姥。古时行船最重风色,风神为孟婆,船神为孟姥,二者或为一人而二职也。

③冥府之神

能造迷魂汤,新死幽灵饮汤后顿忘生前之事。

《玉历钞传》载:孟婆神生于前汉,幼读儒书,壮诵佛经,凡有过去之事不思,未来之事不想,在世唯劝人戒杀吃素。年至八十一岁,鹤发童颜,终是处女,只知自己姓孟,人故称之曰孟婆阿奶,入山修真。

至后汉,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妄认前生眷属。是以上天敕令孟氏女为幽冥之神,造筑孟婆 - 图5yùn忘台,采取俗世药物,合成如酒非酒之汤,分为甘苦辛酸咸五味,派诸魂饮此汤,使忘前生各事。如有刁狡鬼魂不肯饮者,令以铜管刺喉灌吞。台湾等地又称为孟婆尊神、孟婆圣母、孟婆阿勤等。

按:孟、冥音近。孟婆,冥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