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标签
搜索
APP下载
注册
登录
首页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APP下载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万妖录|妖怪百科|古代妖怪大全
本次搜索耗时
0.070
秒,为您找到
20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古冶子
1836
1900-01-20
《后天异人(散人)》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名称:古冶子 释义:人名。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人名。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杀之,乃鼋也。 左手持鼋头,右手拔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
昌福夫人
1834
1900-01-20
《后天异人(散人)》
南朝时人。 道藏本《搜神记》卷六: 博罗县(今广东博罗)西梁时有陈氏女,其父年 八十卒,女哀毁过甚,亦卒。乡人祠之。汉封昌福 夫人。其神颇灵,祷雨辄应。 《神异典》卷五 一引《广东通志》稍不同:祠在归善县(今广东惠州)西五十里。梁大同中,沙河民陈志年八十, 独有一女,志卒,女哀毁过甚,葬毕亦卒。广州刺 史萧储为建孝女祠,南汉封昌福夫人,祷雨有应。
田章
1834
1900-01-20
《后天异人(散人)》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中国神怪大辞典》 名称:田章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敦煌变文集•句道兴〈搜神记〉》略云:昔有田昆仑者,家贫未娶。禾熟时见三女子池洗浴,其二抱天衣飞去,昆仑攫得小者天衣,遂挟以为妻,携回见母。经年产子,名曰田章。昆仑被点兵西行,三年不返。女乃向母索看天衣,屡经恳求,母不忍拂其意,即发...
寿光侯
1820
1900-01-20
《后天异人(道教)》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中国神怪大辞典》 名称:寿光侯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汉章帝时人,能纠弹百鬼众魅的罪状,令其自缚现形。乡党有妇为魅致病,侯即进行纠弹,得大蛇,长数丈,死于门外。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者必坠。侯复纠弹,神树盛夏干枯叶落,见大蛇七八丈,悬死其间。 章帝闻而征之,乃试问他:“吾殿下夜半常有数人,绛衣被发,持炎...
疫鬼
1820
1900-01-20
《人化鬼》
疫鬼有使人得传染病的能力。它们的能力很强,通常能使一 个村庄所有的人,甚至是动物都传染瘟疫。除此以外,疫鬼还有 穿墙而过的能力,想要阻拦疫鬼作祟很难。民间传说疫鬼的右脚 是它的弱点,如果遇到疫鬼,就用棍子打它的右脚,使其摔倒, 它就没有办法害人了。 传说古帝王颛顼的儿子,死后就化成了疫鬼,经常出没于江 水流域,栖居在有人住的地方。经常惊吓幼儿,同时传染瘟疫...
无伤
1819
1900-01-20
《怪界(人族)》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中国神怪大辞典》 名称:无伤 别称:罔象 释义:精怪名。 形象:状如小儿,赤爪,大耳,长臂。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精怪名。即“罔象”。 《尸子》卷下:“地中有人名曰无伤。” 按:《庄子•达生》云:“水有罔象。”陆德明释文:“罔象,司马本作无伤,云状如小儿,赤爪,大耳,长臂。一云水神名。”是罔...
陈龙文
1803
1900-01-20
《后天异人(散人)》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名称:陈龙文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晋•干宝《搜神记》(《汉魏丛书》本)卷四:“昔泰山皇帝召募诸方秀士,遣司徒崔皓试之,问其妍否。 皓见雍州秀士陈龙文多言巧辞,乃叹之曰:‘子姓陈,与陈恒近远?’龙文应声答曰:‘龙文与恒,还如公与杼,间密相似。’崔皓憾之。异日,策问龙文曰:‘鸱枭何以食母?弱水何以西流?武王何以...
丁姑
1803
1900-01-20
《人化鬼》
丁姑和前面说过的紫姑一样,原本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孩,生前受了许许 多多的苦,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替她们说过一句话,到了死后才因为种种原因 被人们所重视崇拜。只是斯人巳逝,这种“追思”除了满足人们自己想要被 神灵保佑的愿望以外,又有什么用处呢? 据传说,丁姑本是丹阳人,才十六岁就被嫁到谢家当媳妇。却很不幸地 遇上了一个恶婆婆,对其就如同使唤奴婢一般,每天的劳动量居...
山和尚
1797
1900-01-20
《妖界(水族)》
山和尚是一种生活在山里的妖怪,形状像人,长得青面獠牙,但40穿着 和尚的僧衣,剃着光头,会在夜里下到山脚下去袭击人,在逬到人家中前会 先跪在地上膜拜,也不知是在拜谁。拜完之后,便会冲上来用獠牙撕幵栅栏, 然后咬门。如果这时屋中只有一个人,山和尚便会无所顾忌,而如果入很多 的话,山和尚也会知难而退,见势不妙就会立即逃回山上。据当地人说,这 种妖怪最喜欢吃人的脑...
焦尾琴
1789
1900-01-20
《日常器物(怪)》
名称:焦尾琴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汉灵帝时,陈留蔡邕,以数上书陈奏,忤上旨意,又内宠恶之,虑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至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因名焦尾琴。” 按:《后汉书•蔡邕传》亦记其事,文略同。
1..
«
11
12
13
14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