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标签
搜索
APP下载
注册
登录
首页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APP下载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万妖录|妖怪百科|古代妖怪大全
本次搜索耗时
0.080
秒,为您找到
178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许碏
1685
1900-01-20
《后天异人(道教)》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中国神怪大辞典》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自称为高阳人。少年进士及第,一直不愿做官,晚年在王屋山学道,周游五岳名山洞府,以后从峨嵋山经过长安、洛阳,又从荆州、襄阳到江淮一带的茅山、天台山、四明山、仙都山、委羽山、武夷山、霍桐山、罗浮山等地游历。所到之处,都依山石陡崖作屋,一般人都到不了。 他还多次游赏庐山,乘醉吟诵曰...
伊用昌
1679
1900-01-20
《后天异人(道教)》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中国神怪大辞典》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不知何许人。唐末,披羽褐,与妻子往来江右,纵酒狂逸。好作《江南词》,夫妇唱和,旁若无人。世人呼为伊疯子。夜宿古庙中。 一夕夫妇俱死,镇将将其葬于路旁。一年之后,镇将至钟陵,于市上又见其夫妇,口唱《江南词》,并相与饮至大醉。后夫妇入西山不复出。 事见《历世真仙通鉴》。 ...
蓝采和
1654
1900-01-20
《道家化仙》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俗传八仙之一。 南唐•沈汾《续仙传》:“蓝采和,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一脚著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气出如蒸。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常醉……踏歌云:‘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
抱龙道士
1644
1900-01-20
《后天异人(道教)》
《太平广记》卷八六引五代_景焕 《野人闲话》:灌口(在四川灌县)白沙有太山府 君庙。每至春三月,蜀人多往设斋,乃至诸州医卜 之人,亦尝集会。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 悴,亦往庙所。行次江际,逡巡谓人曰:“此水中 有一龙睡。”众不之应。贫士遂解衣人水,抱一睡 龙出,腥秽颇甚,深闭两目,而爪牙鱗角悉备。云 雾旋合,风起水涌。众皆惊走遥礼,谓之圣人。遂 却沉龙于...
白马王
1643
1900-01-20
《守护神》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福建 南台有闽越王驺无诸庙,从祀者四,曰白马王,曰 吴岩王,曰显惠将军,曰协惠将军,皆不知何人。 嘉庆间碑称两王皆无诸之孙,白马王即繇君丑,吴 岩王即吴阳,其说尚可采。而又以白马王即白马三 郎。按白马三郎乃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也,以为无诸 之孙,谬矣。又称白马王有射桑溪恶鳝事,因有 “射鳝尊王”之称。 ◊参见“白马三郎”条。
柴克宏
1631
1900-01-20
《后天异人(散人)》
五代时南唐人。即常州武烈帝佐神柴 太尉。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常州武烈帝” 条云:武烈帝佐神柴太尉,名克宏,封翊灵将军。 按柴克宏为五代十国时南唐大将。后周世宗征南唐,约吴越国助攻。吴越兵克常州外郭,唐主用克 宏救常州,大破吴越兵,斩首万级。是柴克宏于常 州为有功者。 北宋•马令《南唐书•柴克宏传》: 常州有隋末陈果仁祠。果仁见梦于克宏曰:“吾以 ...
殷七七
1630
1900-01-20
《后天异人(散人)》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中国神怪大辞典》 名称:殷七七 释义:异人名。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异人名。 唐•蒋防《幻戏志》(见《龙威秘书》四集):“殷七七名天祥,曾于泾州卖药,得药者入口即愈。周宝旧识之于长安,及镇浙西,七七忽到,宝惊喜召之,师益敬。鹤林寺杜鹃,高丈余,每春末花烂缦。寺僧构饰花院,或...
刘海
1626
1900-01-20
《后天异人(散人)》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中国神怪大辞典》 名称:刘海 别称:刘海蟾 《中国神话传说(大)词典》 即“刘海蟾”。 《中国神怪大辞典》 即“刘海蟾” 民间称为“刘海”,其形像已经化为一蓬头童子,额前留有“刘海儿”,嬉戏金钱,与五代燕相之刘操全非一人矣。 《玉匣记》:“刘海,针匠祖师。”而康熙五十一年《重修针祖刘仙翁庙记》至...
杜升
1601
1900-01-20
《后天异人(道教)》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中国神怪大辞典》 名称:杜升 《中国神话人物辞典》 字可云,京兆杜陵人,莫测其年寿。不吃饭,常饮酒,三斗不醉,颜色悦泽,若三十许人。身穿旧衣,言谈甚高,人赠新衣,必受之,而转与他人。在水碗或盆中用沙书龙字,隐隐若云雾,作小龙形,顷刻得钱甚多,便散与贫人。后被兵伤而毙,遗旧衫一领作三四段在地。数日之后,人在他处犹见...
朝天岭老人
1598
1900-01-20
《后天异人(散人)》
五代•杜光庭《录异记》卷二: 黄齐,好道,多行阴功。于朝天岭(在四川广元 北)遇一老人,语曰:“子既好道,五年之后,当 有大厄,吾必相救。”其后齐下峡,舟船覆溺,至 滩上,如有人相拯,视之,乃前所遇老人也,寻失 所在。自是往往见之。忽于什邡县(今四川什邡) 市中相见,召齐过其所居,留止一宿。因言曰: “蜀之山川是大福之地,久合为帝王之都。多是前 代圣贤镇压岗...
1..
«
11
12
13
14
»
..18